核心论文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注册地址为: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A座1211号
服务指南
1.本站所有合作期刊均为国家正规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www.gapp.gov.cn)可查。
2.本网站承诺确保稿件质量,真诚为您服务,杜绝质量差的文章,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与您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核心论文

浅谈RTK技术在码头测量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2-10-15 11:15:00

摘要:随着美国Thales Z-MAX RTK GPS接收机的同步发展,RTK的测量技术在稳步增强,并在工程测量中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Thales Z-MAX RTK GPS在码头测量中的优势,并探讨其在测量中的应用,为未来码头测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Z-MAX   GPS  RTK技术;水深测量;测绘

1.前言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实现,Z-Max RTK测量技术在浅海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ADAPT RTK可适应不同的测量状态,可最大化提高厘米级精度范围1。因运用的是自主控制的模块设计,高精密度的测量可作为基准站或流动站的信息接收机,可更好地应用于码头测量。鉴于Z-Max测量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它在码头或航道测量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在软件系统运用中,Z-Max测量系统可扩大测量的范围,并有效地增强其测绘的能力,逐步地增强工作效能,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改善着数据采集的质量。就我单位而言,远距离的通讯,可远程接受RTK差分信号,以确保信息的更为准确,能实时知晓码头周围的水深情况。

在码头测量方面,因同一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我们可简单地将其天线安装在小船顶,船舱中采集数据,并以独特的模块设计,对数据全程跟踪,以增强设备效能,降低设备运作的成本。为此,在水深测量中,Z-Max RTK测量系统在未来工作中将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2.Z-Max RTK在码头测量中的应用

2.1 RTK测量技术

通过码头测量,我们不难知道,就我单位而言,它主要运用的是Z-Max RTK的测量技术。须知道,传统的测量工具测量周期较长、用工多、测量精度低,经过先进的测量仪器,可有效地借助于Z-Max测量系统,运用不同的定位方式测量其对应的位置,并数字信息表示其测绘图。RTK的技术运用,可减少对应的测量流程,不仅如此,在此基础,缩短测量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特定模块的设计,可优化其测绘点的布控。在图像处理技术方面,通过信息源,并经过程序编码,以信号的方式,构建信道,解码并实现信宿。在数据记录方面,我们可不通过原始数据记录分析,而是以存储的方式,记录相关的数据,经过图像软件加以处理。

除此之外,在测量方面,数据的精密度要求较高,而Z-Max的测量要求可达到1:1000测量图的控制比例,对应的测量偏差较小。在码头测量方面,RTK技术可大为增加测量的效率。为确定对应测量的数据,可求解码头的坐标系转换参数与基准面。须知道,码头的测量主要分为定线、平面断面测量与定位测量2。在定标后,按照起始设定的坐标确定其转角位置,并预计测量的线路,按照对应的地理位置设置对应的直线桩与方向桩。中线测量是以测量物中线为主,测量其平面结构,运用测量技术成图。而定位测量则是通过位置的确定,测量对应测量物的大小。

2.2 RTK技术在码头测量的简介

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以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外高桥码头港池测量简要说明。

2.3 RTK技术在码头测量的应用


1.构建基准站:在既定的测量工程中,构建基准站是基础。科学地安置基准站,对于RTK的测量有着较强的实践价值。在参考面方面,选择码头上游地势高,且较为开阔的地势作为观测点,就自身工作经验而言,我们并按照卫星信号接受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加以设定,将其设置在距离码头起始点10km处3,但是长江口的基准站基本固定好,可测量长江口处不同的位置,可满足基本覆盖长江浅海区域的测试要求。

2.确定对应的测量参数:在确定基准站后,在此设定相应的仪器,并架其三角架,输入相应的数据,从Z-Max接受器中读取相应的坐标并加以保存。在此过程中,我们将RTK天线与差分天线安装与船顶部,然后通过RTK输入对应的坐标数据,经过参数的设置,以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坐标。在构建完基准站后,检查流动站的数据,并加以整理。因Z-Max的功能,可与卫星连接,独立地观察不同的观测点的情况。不仅如此,为确定其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可比对观测前后的情况,一旦数据有偏差,可适当地调整参数的设置,其中包括基准站与流动站。在仪器检测的过程中,为确保其仪器良好的状态,可维持其成果的准确性。不仅如此,为增强其观测的准确性,提高测量的精密度,通过运用三脚架定位,并加装Z-Max接受器4,可维持数据在稳定的范围内,确保数据采集的有效性。

3.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定点监控,我们可按照其工程测量的测量特征与地理位置,加以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测量点,以基准站作为布控点,在已知测量起始点与终点的情况下,进行中位线测量。就我单位的情况而言,测量组一般分为两组,一组专门负责按照设计的路线勘探,并按照其情况确定具体的线路位置,再加上测深仪的水深数据,并导入HYPACK后,构成三维数据体系5,然后将数据传输至下一组。另外一组则是负责运用Z-Max RTK技术测量对应的纵断面,并运用测绘公式计算对应的桩位,以测量尺绘制对应的比例以成图。

4.在码头数据测量后,我们将对HYPACK数据加以运用,并通过软件进一步处理,然后将其转化为XYZ数据,最后导入CAD成图。

3.RTK技术在码头测量图的分析

在对应的码头测量中,除Z-Max之外,我们还运用测深仪(odom、测量软件(hypack2.6),经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协调,可准确地测量码头前沿的水深情况。而通过RTK技术,可测量其水深的情况,按照此项目的规划,我们并不须测量潮位,只是通过RTK测量对应位置,即以RTK并到潮位站作比对分析,观察RTK潮位与潮位站的潮位偏差,并标注对应的数字,然后如此类推,进一步测量不同位置的潮位情况。

详见下图所示:

图1:外高桥码头中位水深线测绘图

经过有效的测量,水深线的分布较为均匀,在不同的测量点中,其起算面为区域理论的最低潮面,以浮码头1#中间监测面为例,经过水准的控制与验潮工作的高程计算6,其水深的数据均匀分布,在间隔10分钟记录水位数据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检验与RTK测量技术的同步运用,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为此,经过潮位的计算,并绘制对应的水深曲线,可归算为其最低潮面的水深。不仅如此,通过声波发射,以水深仪测量水下测量点的深度,并通过接收器存储数据,以参数设置实现自动校正,将水深的数据维持在有效的误差之内。

图2: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外高桥码头港池(浚前)

就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外高桥码头港池而言,测量数据较为准确,在hypack的协调运用下,调整测深仪对应的参数设置,其中包括声速大小、灵敏度与量程等。通过对码头的观察,其波浪的影响较小,中线上的数值变化较小,且呈平行线排开。在中央经线为121°30′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知道,因RTK技术的精密度较高,其水深的测量偏差较小,并不影响其数据大小。以1#码面的数据分析,水面以上最大为0.5m,水面以下最大为1.9m。为此,我们可基本确定码头中间的水深。

4.总结

通过RTK测量技术的运用,我们可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实现其未来的测绘技术。就我单位而言,作为测绘的专业人员,我们必须强化此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须知道,它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测量技术。其测量的精密度较高,并能够更好地获取三维坐标系。随着未来测量技术的发展,其自动化的程度更高,测量的效能将更为强。为此,RTK在未来的测量工作中尤其是码头的测量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景斌.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7).

[2]杨华明.基于 GPS RTK技术的工程测量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0(19).

[3]马成武等.GPS RTK技术联合数字化测深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0(7).

[4]杜玉河,孔红梅.GPS-RTK 技术在河道横断面测量中的新探索[J].山西建筑,2010(05):352-353.

[5]张逸仙.GPS-RTK 技术在曼转河水库测量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10(2):90-92.

[6]高振飞,张希美.RTK 技术在河道清淤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16):32.


以上内容由论文代写网-----优创网整理发布,详情请浏览http://www.youclunwen.com



以上内容由论文代写网-优创网整理发布,详情请浏览http://www.youclunwen.com


关于优创     |      论文代写     |      核心论文     |      普刊论文     |      英文翻译     |      合作期刊     |      支付方式     |      版权申明     |      应聘须知     |      应聘答疑
优创论文网 Copyright@2015 www.youclun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优创论文网   粤ICP备2022129716号---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