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刊论文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注册地址为: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A座1211号
服务指南
1.本站所有合作期刊均为国家正规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www.gapp.gov.cn)可查。
2.本网站承诺确保稿件质量,真诚为您服务,杜绝质量差的文章,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与您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普刊论文

经济适用房、土地价格与住宅价格

发布日期:2022-10-15 11:15:00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经济适用房、土地价格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土地出让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和住宅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土地出让价格和经济适用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度存在区域性差异;(2)短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其供给有利于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趋势;长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其供给会起到推高房价的作用;(3)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短期影响效应均为正,但影响力度存在区域差异。

关 键 词:土地出让价格商品房价格经济适用房

作者简介:潘爱民,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411201;韩正龙,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411201。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2)02-0106-08

一、引

住房市场化改革十几年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房地产业取得巨大繁荣的背后,房地产领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投机性住房需求的增加,加快了房价的攀升;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地王”频出;保障房有效供给不足,保障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等等。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权利的实现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经济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处理好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与强化保障房建设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做出了“稳定房价提供住房保障是政府的职责”的指示。这充分说明了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知道,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一方面会增加土地需求,影响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另一方面会分流住房需求,冲击商品房市场,影响住宅价格。当前,加大经济适用房供给是政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经济适用房供给、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三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土地市场、经济适用房供给影响住房价格的机理究竟是什么?经济适用房供给能否起到调节商品房价格的作用?如何较好地解释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文献评述土地市场

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尽管国内学者对土地价格与商品房价格关系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学者的研究结论尚未取得一致。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成本推动论。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地价在房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价的波动是房价波动的直接原因(包宗华,2004);(2)需求拉动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房价是拉动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链条中,下游房价的上涨势必会引起上游土地价格的上涨。如刘林、刘洪玉(2003)从需求角度研究,认为房价上涨导致地价的上涨;周京奎(2005)通过研究发现房价对地价有显著影响,然而地价对房价影响不明显;(3)互为因果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如高波、毛丰付(2003)发现房价和地价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况伟大(2005)认为短期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长期内房价走势决定地价走势,等等。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作为保障性住房重要内容之一的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进一步关注,然而其研究结论也存在很大的分歧:(1)经济适用房政策“无效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供给不利于平抑房价上涨的趋势。如茅于轼(2008)认为,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不仅没有降低房价反而助长了房价的攀升,因此主张完全停止经济适用房建设;(2)经济适用房政策“有效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供给有利于平抑房价上涨,政策效果明显。如王先柱、赵奉军(2009)认为经济适用房分流了住房需求,商品房价格会降低;高波(2010)认为,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是一种最高限价,这种天花板价可能会影响商品房市场均衡价格;周文兴、林新朗(2011)认为,短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会平抑房价上涨,长期会助推房价上涨,等等。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研究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参考。然而,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还应该进一步细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文首先拓展了学者的研究内容,以往的研究多是侧重住房保障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而本文把住房保障、房产市场与土地市场结合起来,在三变量框架下进行整合性研究。其次,本文细化了研究范围,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整体层面,采取全国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特点,故而以往的研究结论可能会存在偏差,政策指导性也可能存在局限,而本文采取29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面板数据,研究范围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可能会提高;再次,升级了研究方法。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采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较为先进。

三、理论分析

(一)土地价格对商品房价格的作用机制本文借鉴了四象限模型(图1),

分析了房价和地价的转化关系。所谓的四象限分析模型是指根据房价和地价的形成机理,以及两市场的价量关系,对房价和地价之间转化进行的分析。模型中的第一、三象限表示的是房地产增量市场和土地市场,在供求作用的相互影响下,房价和地价得以形成;房价Ⅰ①的高涨,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旺盛,当该价格高于房地产产品的成本价格时,便形成了房地产产品的需求(象限Ⅰ);当市场内的控制房屋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对房地产的需求会通过容积率的作用转化为对地价的需求(象限Ⅱ);开发商会根据增量房的价格决定待开发地块的需求价格(地价Ⅰ),当土地的需求高于土地的供给价格时,由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土地的交易价格(地价Ⅱ),新的地块被开发(象限Ⅲ);这时的地价经过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转为新的房地产增量价格(房价Ⅱ),土地增量转化为房地产增量(象限Ⅳ),当作为供给价格的房价Ⅱ小于房屋需求时,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产生。上述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土地要素价格的变动会通过住房建设过程传导至商品房价格,进而引起商品房价格的变动;而商品房价格的变动会引起投资性、投机性住房需求的增加,进而增加土地需求量,间接地影响土地价格的变动。土地出让价格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较直接,时滞性较弱,而商品房价格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多间接。因此,本文作出如下假定:假定1:土地出让价格是影响房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通过建设过程的参与成本影响房价;与此同时,房价通过土地需求变化影响土地出让价格。(二)经济适用房价格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机制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的影响机制,是通过两者间的替代关系体现出来的。通过经济适用房价格的锁定,改变商品房同经济适用房的相对价格,进而对商品房市场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机理如图2所示,

经济适用房天花板价格的存在,相当于商品房相对价格的上涨,部分居民对商品房需求减少;在其他房源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经济适用房充当了商品房的替代品。假定消费者关于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初始消费均衡点为x0,横轴表示商品房消费量,纵轴表示经济适用房消费量;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保持经济适用房价格不变,使得商品房的相对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商品房消费量减少。消费均衡点由x0变为x 1;商品房相对价格的上升所带来的总效用为。基于研究的需要文中采取了希克斯效用分解法,将对商品房相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总效用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而得到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相对价格变化引起总效应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替代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另一方面取决于收入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作出以下假定:假定2:经济适用房成为商品房的替代品,其供给会冲击商品房市场的供给,进而分流住房市场需求,最终影响商品房价格。(三)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区域性差异机制由于房地产存在空间固定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更大。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会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商品房价格产生影响;地区间财政收入水平状况的差异,会影响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而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又会冲击商品房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地区间商品房的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地区间土地出让价格的不同,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反映在商品房市场上。上游的土地出让价格变动会传导至房地产市场下游的商品房价格,进而导致商品房价格发生变动。基于此,本文作出以下假定:假定3: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土地出让会对商品房的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影响在区域间呈现出差异性。

四、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本文采集2002-2009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实践的数据,共232个样本数据,①被解释变量为房价,解释变量为地价和经济适用房价格。选取住宅销售均价(Y)作为房价的代理变量;选取经济适用房价格(X1)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代理变量;选取房地产企业土地交易价格(X2)作为地价的代理变量,土地交易价格为房地产企业土地交易费用/土地购置面积。

基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特点,文中还选择了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两方面的控制变量。住房供给层面的控制变量选取的是住房投资总额;住房投资总额反映出地区住房供给的总体趋势,并通过供给渠道来影响房屋价格。住房需求层面选取的控制变量是人均GDP;人均GDP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个人住房消费量以及住房的消费预期,进而影响房价。为了消除异方差和量纲的问题,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本文的原始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和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二)模型构建1.单位根检验首先,对三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表1)。结果表明,房价、地价和经济适用房数据,均存在单位根。其次,对原序列进行一阶平稳性检验(表2),结果显示三变量是一阶单整的。2.协整检验:

3.模型的选择与回归为了确定变量间的影响形式,首先分别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如方程(1)和(2);然后,利用Hausman检验和似然比检验(LR)。从表(4)中可以得出,两个检验均表明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因为在Hausman检验的结果中,chi-sq统计量为92.5116,P值为0.0000,拒绝了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同样在LR检验的结果中,F统计量较大,而P值远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也拒绝了随机效应的原假设。

为了确定模型形式,首先分别 建立了变 系数模 型(3)、变截距影响模型(4)和不变系数模型(5),得到相应的回归结果(表5);然后,进行模型形式的设定检验,即检验假设H1和H2。如果接受假设H2,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如果拒绝假设H2,则需检验H1。如果拒绝H1,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反之,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最后计算检验统计量F1与F2的值。F1=3.01,F2=10.10,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相应的临界值为Fa1(112,87)≈1.47,Fa2(140,87)≈1.44。由于F2>1.44,所以拒绝H2;同时由于F1>1.47,所以拒绝H1。因此,采用变系数的形式。4.回归结果基于前述的分析,我们认为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是合适的。模型的回归方程式如下:

回归结果(表6)表明,在加入控制变量后,经济适用房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影响,在17个地区表现为同方向,12个地区为异方向;影响程度最大的省份为黑龙江,为1.109857,最小的为湖北省-0.694903。可以认为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假定3得到证实。我们认为,之所以产生区域间差异,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1)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经济适用房价格与房地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呈现区域性差异;(2)各个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发展程度的不同,也可能对区域性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产生的影响不同。此外,经济适用房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平均影响为0.0898119,即经济适用房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变动0.090个百分点,假定2得到证实。这可能因为在长期,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的替代效应小于相应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被收入效应抵消,总体效应表现为净收入效应。也可能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需求的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住房分流效应变小。总之,从长期来看,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增长会带来住宅价格的上涨。土地出让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影响,在16个地区呈现为同方向,13个地区为异方向;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甘肃0.453655,最小的省份为江西-0.226889。这说明土地出让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在地区间也呈现差异,假定1得到检验。土地出 让 价格对 住宅价格 的长期 平均影响 为0.0414245,即土地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同向变动0.041个百分点。上述结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1)地区间经济发展对土地出让价格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了土地出让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呈现出区域性差异;(2)随着住房非土地购置成本的增大,土地购置费用在整个住房价格中的比重日渐缩小,故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变小。再者,从各个区域的长期影响系数来看,在不同的区域内,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影响不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较大,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小。这可能因为,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落后,其土地的成本机制还在发挥作用,而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尤其是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投机作用较为明显,其市场价格已经超越了成本定价规律。房价不仅仅受单一的土地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出投资或投机的影响。5.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其原理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经济系统内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发生了偏离,则必然会存在一种力量将经济系统拉回到均衡的长期状态。基于此,本文依托面板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模型估计R2=0.788,DW=2.46,可以认为模型拟合性能良好。模型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表明,住宅价格的一阶滞后对当前价格变动平均影响为0.041,贵州省的影响弹性系数最大为3.24,天津市的影响弹性系数最小为-4.68。之所以上期住宅价格对当期住宅价格会产生影响,是因为经济活动的惯性或心理预期在起作用。另外,在短期内,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方向为反方向,平均弹性系数为-0.0412,小于长期的平均弹性系数0.090。这说明,短期内,经济适用房可以分流住房需求,进而对普通商品房产生替代,使得经济适用房表现出降低住宅价格的功能。这一个结果充分证明了假定2。从整个误差修正系统来看,误差修正项的系数的平均值为-1.35,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3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与此同时,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短期影响系数为0.016938,小于长期影响系数0.04142。从表中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其影响系数大都为负值,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其影响系数大都为正值。说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其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已经超越了成本定价规律,由市场投机或投资来决定。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结论1.经济适用房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平均影响为0.0898119,即经济适用房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变动0.090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的替代效应小于相应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被收入效应抵消,总体效应表现为净收入效应。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需求的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住房分流效应变小。另外,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价格的长期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2.土地出让价格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平均影响为0.0414245,即经济适用房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同向变动0.041个百分点。另外,在不同的区域,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不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较大,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小。这表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落后,土地的成本机制还在发挥作用,而东部地区市场发育较为成熟,房地产投机现象较为严重,其市场价格已经脱离了成本定价规律,投资或投机作用下的供求机制发挥了定价作用。3.在短期,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方向为反方向。这表明:经济适用房对住宅价格的长期影响效应为正,短期影响效应为负。短期内,经济适用房的替代效应明显,经济适用房可以发挥分流住房需求的作用,对住宅价格产生反向影响,而长期则是收入效应明显,经济适用房的住房需求分流作用减弱。4.在短期,土地价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系数为0.016938,小于长期影响系数0.04142。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其短期影响系数大都为负值,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其短期影响系数大都为正值,如短期影响系数最大为贵州省0.91,最小的为广东省-0.56。这说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其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已经超越了成本定价规律,变成由市场投机或投资来决定。(二)政策建议由于加大经济适用房供给,尽管在短期内可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但长期可能起到一个反作用,因此,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的时候,应该构建以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制度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此外,政府应强化土地市场的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传导和影响机制。政府只有对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进行双向调控,才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途径。再者,房地产市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使得经济适用房、土地价格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程度,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因此,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住房保障政策与土地政策应该考虑这种差异性,尽可能地不采用“一刀切”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包宗华:《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期。2.高波:《房价波动、住房保障与消费扩张》,《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3.高波、毛丰付:《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检验:1999-2002》,《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4.况伟大:《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模型及中国数据检验》,《财贸经济》2005年第11期。5.刘琳、刘洪玉:《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6.茅于轼:《大建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可能推高房价》,新浪网,2008年4月28日。7.王先柱、赵奉军:《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5期。8.周京奎:《房价地价与租赁价格关系的再认识》,《改革》2005年第8期。9.周文兴、林新朗:《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关系》,《技术经济》2011年第1期。Affordable Housing,Land Price and Housing Price———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29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PAN Aimin,HAN Zhenglong(Business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411201)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ordable housing,land price and housingprice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9provinces in China.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shown that:1)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price,house price and affordablehousing prices.The influence of housing price derived from land price and affordable housingshows a huge difference in various places.2)In the short term,substitution effect of affordablehousing is larger than income effect,so the supply of it will bring down the price of commercialhousing.In the long term,income effect of affordable housing is larger than substitution effect,then the supply of it will push the housing price.3)Both 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impacts ofland price on housing price are positive and exist regional differences.Keywords:Land Price,Housing Price,Affordable Housing责任编辑:原宏


以上内容由论文代写网-----优创网整理发布,详情请浏览http://www.youclunwen.com



以上内容由论文代写网-优创网整理发布,详情请浏览http://www.youclunwen.com


关于优创     |      论文代写     |      核心论文     |      普刊论文     |      英文翻译     |      合作期刊     |      支付方式     |      版权申明     |      应聘须知     |      应聘答疑
优创论文网 Copyright@2015 www.youclun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优创论文网   粤ICP备2022129716号---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