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注册地址为: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A座1211号
服务指南
1.本站所有合作期刊均为国家正规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www.gapp.gov.cn)可查。
2.本网站承诺确保稿件质量,真诚为您服务,杜绝质量差的文章,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与您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数学论文

实施开放教学策略 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发布日期:2022-10-15 11:15:00
        曾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那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呢?
        我们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也有待获得迅速发展,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教学”为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开放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指导下,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堂教学功能,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要放眼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正如我们爬山一样,不是爬到山顶或爬更多的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爬山过程中所获得的爬山技巧、身体素质的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既应被视为一个结果,更应被视为一个过程,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把数学作为一个过程去组织有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学要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式过程。当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他们也许会遗忘掉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数学公式,但是作为过程的数学教学却能使他们不会忘掉如何数学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所获得的在一般能力上的发展能帮助他们通过调查、探索、重构出曾经学过的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情境极为复杂。从不同层面上看,课堂既呈现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又呈现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还呈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因此要感动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要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的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如: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教学“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时,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实验、猜想、讨论、交流等等。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就在这时,教师突然问:在我们学校的校园里,你还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有的说,我可以数班上的桌子,有的说,我可以数班上的椅子……这时,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上学进校门时数了从校门口到我们班级的楼梯共32层。在这位小朋友的启发下,又有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平时数了我们校园里共有16棵小榕树。就这样学生又一次在互动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并获得积极体验。
        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加强数学的体验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让他们感受“直接”。例如:
2004年4月26日,全国小学骨干校长讲学团李烈校长在福州群众路小学上的一节《包装中的数学》时,先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问:你会用包装纸把这些物体包装一下么?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接着指着其中的一个长方体问:我要知道用了多少包装纸该怎么办?要求出包装纸的用料要知道哪些条件?再请同学们用手头的测量工具测出有关内容,这样让学生借助“包装纸”这个模型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达到探究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数学教学应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开放评价方式
        传统的纸笔考试中,过于强调甄别性、终结性,忽视了评价的激励性和形成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方法”。在这样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2003年6月18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了福州市某重点校期末考试设A、B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考卷的消息,并且还对那些对自己考试结果不满意的学生进行二次考试,即允许学生经过申请再考一次。诚然,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应该承认确实存在差异,不能用同一张卷子去衡量他们的水平,也不应该只给一次机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鼓励孩子不断进取,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就是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是教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这是一个高度开放、不断发展的问题,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将学生视为有智慧有尊严的个体,在评价学生中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总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到该表扬时不吝啬,同时要注意该低调时不高歌,该委婉时不过露,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赏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真正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动学生学习数学。曾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那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呢?
        我们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也有待获得迅速发展,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教学”为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开放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指导下,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堂教学功能,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要放眼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正如我们爬山一样,不是爬到山顶或爬更多的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爬山过程中所获得的爬山技巧、身体素质的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既应被视为一个结果,更应被视为一个过程,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把数学作为一个过程去组织有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学要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式过程。当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他们也许会遗忘掉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数学公式,但是作为过程的数学教学却能使他们不会忘掉如何数学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所获得的在一般能力上的发展能帮助他们通过调查、探索、重构出曾经学过的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情境极为复杂。从不同层面上看,课堂既呈现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又呈现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还呈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因此要感动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要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的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如: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教学“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时,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实验、猜想、讨论、交流等等。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就在这时,教师突然问:在我们学校的校园里,你还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有的说,我可以数班上的桌子,有的说,我可以数班上的椅子……这时,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上学进校门时数了从校门口到我们班级的楼梯共32层。在这位小朋友的启发下,又有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平时数了我们校园里共有16棵小榕树。就这样学生又一次在互动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并获得积极体验。
        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加强数学的体验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让他们感受“直接”。例如:
2004年4月26日,全国小学骨干校长讲学团李烈校长在福州群众路小学上的一节《包装中的数学》时,先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问:你会用包装纸把这些物体包装一下么?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接着指着其中的一个长方体问:我要知道用了多少包装纸该怎么办?要求出包装纸的用料要知道哪些条件?再请同学们用手头的测量工具测出有关内容,这样让学生借助“包装纸”这个模型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达到探究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数学教学应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开放评价方式
        传统的纸笔考试中,过于强调甄别性、终结性,忽视了评价的激励性和形成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方法”。在这样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2003年6月18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了福州市某重点校期末考试设A、B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考卷的消息,并且还对那些对自己考试结果不满意的学生进行二次考试,即允许学生经过申请再考一次。诚然,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应该承认确实存在差异,不能用同一张卷子去衡量他们的水平,也不应该只给一次机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鼓励孩子不断进取,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就是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是教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这是一个高度开放、不断发展的问题,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将学生视为有智慧有尊严的个体,在评价学生中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总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到该表扬时不吝啬,同时要注意该低调时不高歌,该委婉时不过露,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赏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真正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以上内容由论文代写网-优创网整理发布,详情请浏览http://www.youclunwen.com


关于优创     |      论文代写     |      核心论文     |      普刊论文     |      英文翻译     |      合作期刊     |      支付方式     |      版权申明     |      应聘须知     |      应聘答疑
优创论文网 Copyright@2015 www.youclun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统一QQ为:81308868、2027674726       全国统一邮箱为:youclunwen@163.com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为:0757-63959708 ;15899573055
优创论文网   粤ICP备2022129716号---版权所有